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书画艺术书画艺术
杨喜来在书写与绘画之间感悟人生味道
发布时间:2020-03-12作者:来源:点击:
气韵化山水 诗文融墨香
——杨喜来在书写与绘画之间感悟人生味道
作者:蓝帆
认识杨喜来应该是五六年前的事,缘于诗友诚邀我加入北京一个民间沙龙即北京诗社。其间,北京诗社有线下活动、年会、同题诗会、团队采风等;有交流,研讨,诗酒话创作,年终大团圆;有义士友人邀请特色餐厅相聚,有充满人文气息的科研单位提供场地交流研讨诗歌基因的美妙,有喜欢诗歌创作的转业军人、优秀民营企业家提供场地成为诗社创作基地;在这个文韬“舞”略的诗歌沙龙,留下了诗朋文友的美好友情,留下我潜藏的诙谐——我曾用所有人的名字巧赋诗章并舞台朗诵以及京剧清唱,赢得诗友喝彩。杨超、洪烛、陈相国、刘爱明、张立宁等各位朋友后呼后拥,一起走上舞台向我敬酒共饮共乐;这些美好瞬间定格在现场照片中,由社长杨超珍藏着这些带有温度的图片 无疑增进了沙龙成员的交流和情感。
在郑重与诙谐间,同题诗创作再次搭起交流的桥梁,为北京诗社或浓墨重彩,或青史留白;于是便有朋友邀我评论,盛情难辞,偶尔为之,已是三五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进入庚子年便惨遭疫情热偷袭,忧国忧民忧心忡忡,除了关注时政,心系疫情,期待否极泰来,但是写诗诵诗,茶不香,食不美;读书办公之外,便挤时间关注杨喜来作品。杨喜来何方诗人?北京大兴者是也。中等身材,车轴汉子,红脸膛。开始叫我蓝帆老师、教授,后来熟悉了,提拔我为大姐了。叫大姐其实这也是一种抬举了,虽说我不是奶奶,但横向类比,我忧心忡忡是奶奶辈分之人。
杨喜来的诗起点很高,诗情笃厚,文字踏实,意象准确,挚朴中不失委婉,直白中不失感悟,无论什么题材作品,都没故弄玄虚地掩饰,莫明其妙地造势,乱诌八扯地乱拽,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杨喜来的诗具有阳刚血性与锐度光芒,这种意蕴在他诗歌中无论写身边小事还是游走所感,都不乏其例。
我们来读他写内蒙古草原大营一首诗,感受一下那些雕塑在他的眼中有着怎样意境:
成吉思汗的大帐前
那些彪悍的蒙古汉子
仍然保持着
征战杀伐时的动作
战马扬蹄
踏出草原上的雄风
长长的铁戟
弯弯的钢刀
都指向前方
灿烂夺目的阳光下
他们站成各种姿态
站成一场激战的瞬间
站成凝固的永恒
我常常想
在草原安静的月光下
我会看见他们一个个醒来
然后跳下马背
拍一拍马的额头
让战马去饮水吃草
而他们会围坐一起
划着火镰吸烟
举着皮壶喝酒
或者 还会唱起思念家乡的长调
家乡的河啊
一定在歌声里反复出现
我在这些雕像中间
似乎已经认识了他们
我只是在静静等待
月光下他们会慢慢醒来
——《月光下这些生命慢慢醒来》
鲁迅先生曾说,愤怒出诗人。但这绝不是说诗歌都是愤怒的产物,但无疑是人生磨砺修行的产物的内心感悟的产物。曾经的苦辣酸甜都是内心的沉淀淘洗与升华,便是诗歌的感悟之前提。
杨喜来出生于普通农家,乡村的泥土与古朴氛围形成了他憨厚挚朴的性格,于是,遇事既能顺其自然又善于主观能动。1978年国家恢复中专考试的时候,他以高分考取了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他心目中,教书育人没有高低之分,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便是乐事善事。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细品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并开始写诗,写作手法,观察事物,提炼主题,寻找意象也都逐渐成熟。
我们来读一首:
不是我忘记了季节
不是我被江南羁绊
是一颗忐忑的心
满怀敬畏
不敢走到你的跟前
你高傲地站在那里
沧桑的身躯
迎接着风雨
无论是春天的嫩芽
还是秋天的红叶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是你最美的容颜
我愿在雪后的冬天走来
那时你已没有色彩装点
挺立雪地上的身姿
裸露着不屈的脉管
虬然苍凉的筋骨
是你雄性豪迈的体现
在这个寒冷的日子
我知道你在等我
——《胡杨林在冬天等我》:
文学作品的创作无疑是用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当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高级意识流外化成语文文字即文学作品时,它便凝聚了社会各界读者,形成了情感共鸣,审美享受,而反观之,诗人作品在增加,境界在提升,水平能力在向上。
杨喜来写着写着,诗歌已不能完全匹配他文学题材储备的状态了,于是,题材多举,诗而散文,诗而小说,诗而山水墨绘。
杨喜来写着写着,写成了北京作协会员,北京青少年诗词创作协会理事,大兴作协副主席,大兴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出版了散文集《年轻的海》、《行走的人生》,发表中篇小说《寂寞的龙河湾》、《祖父的影子》两部。
但诗歌依然是他的挚爱。那么诗歌在他心里究竟应该有怎样的面目?他说:诗歌就是诗人的内心体现,是激情的爆发,不事雕琢,不可无病呻吟。其实,这简单的几句话,本质上倒是诗人的诗歌创作价值取向的表达。由此,我想起大学文艺理论课时印象非常深的我国汉民族第一部诗论专著、南北朝梁朝时钟嵘《诗品》的理论与观点呈现。其中提出了“滋味说”,这是钟嵘诗歌理论主张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重点强调诗经中呈现的诗歌写作三个主要特点即写作手法。
其一:“赋比兴”,赋比兴说直白些,就是《诗经》中常见的三个主要特点。赋,即是铺排夸张的艺术呈现;比,就是对比彰显烘托;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其二:以“直寻”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
其三:“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这里强调的就是慷慨悲壮之情与华丽的文采相结合。而以“味儿”论诗,即“滋味说”,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其后,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宋代苏轼的"至味论",乃至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深受钟嵘诗歌理论的影响,从而构成中国诗学审美批评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位诗人创作诗歌都不首先找到一定套路再写诗,但内心深处一定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意识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无声主宰本人定位潜词开拓升华,这也就是诗歌创作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杨喜来诗歌创作是挚朴的,文章开头即已有阐述。但同时,他的诗歌又是硬朗直白具有指向性的。之于诗歌韵味,他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诗歌创作应该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冲动使然,不写出来就觉得身心不舒服,情绪不对劲儿。我想,这应该就是言情由衷,不吐不快的感觉了。
杨喜来除了写诗歌散文小说,还有一项特长:绘画
从小在农村生活的杨喜来,内心有一种对美的向往,一个男孩子,有时内心竟然细微敏感到极致——观看姐姐绣花。那是姐姐的小伙伴儿要出嫁了,看着姐姐给伙伴儿绣着嫁妆,杨喜来楞在那里一声不吭,目不转睛,若有所思。他看完绣枕头,又看绣帘子腰;随后,看着哥哥用毛笔写篆字,抄毛主席诗词,他再也坐不住了,备齐了画笔涂料开始画画。涂鸦有何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杨喜来拿准了学画画的主意了。
中学时候,第一次看见潘天寿的作品竟异常喜爱,内心惊喜他不会表达,但心在狂跳,脸面发热,躲在一边独自呆呆地张望,画中大气磅礴的意境美,至今潜藏于心。
他喜爱潘天寿的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的笔墨风格;喜欢李可染运笔苍劲,作品的厚重,看山恍若山,看水更胜水。那层次,那对比,那互衬,仿佛神来之笔。其后,杨喜来便自学李可染先生山水画的意象呈现,观赏他的气韵神情,无论线性笔墨结构的存在,还是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的呈现,无论以墨为主的作品,还是整体单纯而内里丰富的作品,其浓重浑厚,深邃茂密都被中外艺术家称道,无疑,也令杨喜来仰慕在心。
心有灵犀一点通,杨喜来不断习作,反复求教,天长日久,他的山水绘画功力悄然长进。与此同时,他研磨吴冠中的走笔韵味,石鲁的内涵风情,近年来,渐渐有了自己选中主题的绘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用心下功夫,不断提高绘画技艺,使每幅作品有力度,有温度;渐渐地作品味道特色逐渐提升,也有了抛头露面的机会,先后在《京郊日报》、《大兴报》等报刊文艺、副刊等版面推出文墨作品,赢得了读者观众和读者反映,杨喜来还有幸应邀参加了北京市、大兴区书画作品展。参展何尝不是走进一个课堂,他细心观看其它展品,反复品味优秀作品的意境营造,运笔特点,明暗对比等艺术风情和细腻表达,进而使自己的作品有了长足长进。绘画的技艺与写诗的艺术构想是相通的,就如同诗与歌的基因一脉相承道理一样。
内心有情怀,慈悲万般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杨喜来的铁血柔情在它的诗歌和绘画中纷呈。诗歌是感悟呈现于文字和声音中的升华,而绘画是艺术灵感在纸上呈现或者以泼墨呈现。绘画同步借用诗歌进行艺术表情呈现,之于艺术作品主人公美好形象立身于世古已有之,正如艺术常理表达:“诗画同源|”“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而今,杨喜来的诗歌艺术表现和内涵境界日益提高,绘画作品渐次气势恢弘。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简单地说,即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其中互现道理暂且不谈)。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这一特点,在优秀诗歌作品中显而易见。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写诗的杨喜来,绘画的杨喜来,无疑感受到内心怦然心动的创作欲望,于是才诗之,画之并且诗画交融,共性彰显,个性油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诗经说起,至今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已逾2500多年;诗中有画面,画中含诗情的历代文化作品不乏其例。这种财富之于有艺术感悟的中国人来说,不同程度地潜移默化,因为他的基因来源于生活,即正如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催生了舞蹈;人们交流需要语言,语言不通则手舞足蹈。而有艺术才情的人,无疑会在不同艺术门类中找到共性,强化感悟。
作为诗人的杨喜来,多一种才能绘画;作为画家人杨喜来,则多一种才能写诗。两种才能复合而成者,必定是左右逢源,诗画尽性;二者同行,相辅相成。于是,他的绘画无论是棱角分明的山脊峰顶,还是春江水暖,抑或山谷听泉,还是草木复苏,都如同自由飞翔的小鸟,山顶张望的羊群,流沙如歌的温暖,进而把生硬的画笔,揉搓得细腻如绢。
庚子之年来得诡异,杨喜来的绘画作品无疑会沉淀一些凝重与忧伤;而他的诗歌中无疑会蕴含一种潜移默化的思考。这便是气韵化山水,诗文融墨香的天作之美。我不敢说杨喜来目前的艺术水准到达了怎样的段位,但可以想象到,他会不断求索登攀,到达内心早已耸立的山峰。我们期待着。
2020年3月10日双修改于海南。
杨喜来画作选:
本文作者简介蓝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报告文学学会等会员,已出版个人诗歌、报告文学专集6部。
现为四川传媒学院教授硕导、教研所、语文文字研究所、普通水平测试站、语委办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家编委;中国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等国家相关部委机构艺术及考试专家顾问;四川省诵读艺术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校园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辽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新诗学会理事、儿童文学学会会员。
近百次获得海内外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征文特等奖、金奖、一等奖、最佳诗人奖、当代诗歌诗集奖、百年新诗百位诗人创作最具活力奖、最佳诗人奖、诗歌创作与朗诵特等奖。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海内外近百种刊物,出版个人诗集等六部。作品被收入国内外数十种典籍及多语种刊物。
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诗歌创作与朗诵指导专家、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专家:四川广播电视台、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双语教学节目汉语教学老师、语言文字指导专家;成都广播电视台、绵阳、乐山广播电视台、遂宁等广播电视台……
曾在北京多朗诵艺术团、陕西、山东、吉林、青海、东北三省、四川(多地)、香港、泰国、深圳等全国多地及地区、国家交流创作、朗诵诗歌;担任各类赛事评委、表演指导、主持不同类型大赛活动,应邀创作主题诗歌并舞台表演朗诵。曾受北京师范大学、四川传媒学院、辽宁传媒学院、西南财大、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银杏学院等多地学院之邀进行诗歌创作与朗诵艺术修养及价值所在相关演讲;受绵阳市委宣传部、文联等单位邀请,担任演讲并受聘新诗创作与朗诵指导专家;受四川省图书馆等单位邀请,2017年12月完成了一个月的百年新诗大讲堂的讲座——《百年新诗的华彩与忧伤》,获得主办方、教育厅工会主席、四川教育电视台主持人人力资源部领导及现场所有观众高度评价——现场观众 交流火爆,下课围观提问,要求组织活动,定期讲座。
数十次应邀出席国内外各类诗歌节研讨会、颁奖会:“第三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2018(戊戌)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辽宁诗歌研讨会、青海国际诗歌节、第三届绵阳国际诗歌节、绵阳大学诗歌节、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诗艺术节“国风·秦韵”长安诗歌周暨高峰讲坛、《中国诗人》创刊二十周年诗会、贵州诗歌节、青海大昆仑国际高峰论坛、《中国诗人》创刊三十周年诗会暨颁奖会、出席第十一届国际电视节高峰讲坛并担任学术交流讲坛主持人等等。
发表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企业报》《诗刊》《诗选刊》《诗潮》《星星》《诗林》《绿风》《西部文学》《文学港》《四川文学》《中国诗人》《山东文学》《大河诗歌》《鸭绿江》《诗歌月刊》《澳门月刊》《草地》《参花》《现代青年》《华商晨报》等海外报刊、现代融媒体平台、门户网站及国外双语刊物等,收入多部文学典籍、多见于新华社客户端四川、新疆、辽宁、吉林等多频道多题材多作品;多见于中国诗歌网、作家网、中诗网、人人文学网、新浪门户网等现代传媒平台,即时点击率突破以往。
下一篇:青年画家、诗人盛华厚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