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散文游记散文
吃饭的“压力”
发布时间:2019-11-27作者:来源:点击:
吃饭的“压力”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记得儿童时代常常过着“无米之炊”的穷困日子:与多数农村家庭一样,一月当中全家人只能吃到一、两顿干饭,一顿是在计划之中的,还有一顿是准备用于招待来访亲友的,如果这个月没有亲友造访,到了月底就有可能再安排一顿饭,其余一日三餐都是喝稀粥;无论是饭还是粥,那是看不到几粒大米的,一般都是以大麦糁子和玉米面为主粮,辅以山芋干、胡萝卜、南瓜什么的。特别是到了“春山头上”青黄不接,经常闹饥荒,许多人家只好靠东挪西借,或者采摘仅七八成熟的青棵麦穗加工成青棵饼充饥,寅吃卯粮,勉强度日。
那个年代的生活用“饥寒交迫”来形容极不为过,许多人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解决温饱问题,成了人们辛苦奔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结束了农村“大呼隆”的劳动分配体制,给广大农民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极好机会。勤劳的农民通过诚实劳动摆脱困境,步入了小康;一些头脑活络的能人各显神通,率先勤劳致富;当然,也有极少数“懒汉二溜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是穷得“叮当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解决温饱的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高品味、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尤其是吃饭时更能体现,除了饭桌上的菜肴日渐丰盛外,少不了增加酒的元素,红酒、白酒、糯米酒......美酒配佳肴,成为人们小康生活的象征。
尽管生活富裕了,但那个时候单位招待也是有规定的,一般工作餐为“四菜一汤”,所谓的“四菜一汤,吃到中央”,说明那个时代从上到下招待的标准基本差不多;这是对工作餐的规定,但对招待饮酒似乎没作明确禁止。
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各地形成了“招商热”,于是,在一些在方的政府文件中就明文规定:“招待客商可以适当饮酒”。一段时间,一家企业便有一处定点饭店,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巧立名目,相互吃请蔚然成风,几乎一日三餐高朋满座,所谓的各路“客商”层出不穷,大小饭店车水马龙,一度假大空和吃喝风的盛行还形成了一套“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发文件,一层一级往下念,念到中午下饭店。”形象地反映了当年盛行的吃喝风气。
那时,吃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午吃了,晚上接着吃,餐餐饮酒,浑浑终日。君不见,无酒不成席,无酒不吃饭,从而产生了浓厚的“酒文化”,涌现出许多“酒桌英雄”:“酒是粮食精,不喝不放心;中半斤,晚八两,缺少一两神不爽; 洋河白(酒名),天天沽,不喝一斤不知足;吊针一拔,啤酒一扎;”于是乎,“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风气喝伤了胃。有资料记载,由于吃喝风普遍盛行,一些地方由于没有现金兑付,常年累月靠“欠账”吃请,时常出现了一个小单位吃垮了一座大饭店的丑闻,怨声载道,形象扫地!
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自觉性,自上而下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逐步统一到中央和地方的要求上来,加强了廉洁自律,形成了倡导和弘扬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那种整天浑浑噩噩的“吃饭压力”荡然无存,并将一去不复返。
俗话说的好:富时莫忘穷时苦,勤俭节约是美德。如果一个人把太多时间、精力、注意力耗在了无谓的攀比、纵欲、奢靡中,不仅会不堪重负,也会因此渐渐失去初心,变得轻浮和焦躁,无疑形成了生活压力;而追求真正生活品质的人,洁身自好,清廉做事,清白做人,时时处处得到身心的清明和舒朗。
上一篇:我的学生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