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散文游记散文
“扶”出好姻缘
发布时间:2019-10-31作者:来源:点击:
“扶”出好姻缘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阿华和阿香结婚了,消息不胫而走,在沿海小县城的多个地方传开,就像热油锅里滴上了水,炸开了。十里八村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阿华与阿香的结合,可是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啊!有的说,无论怎么说,这两家现在也算门当户对了,阿华配阿香可谓天生地造的一双!但在众多议论中,肯定最多的还是县里的“扶贫攻坚行动”成就了这桩好姻缘!
原本普通的一桩婚事,怎么会引来如此复杂的议论,又怎么与“扶贫攻坚行动”挂上了号?这还要从故事的特殊背景说起。
阿华母亲常年生病,靠父亲在外地打工维持家中生计,可谓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是有名的“贫困户”; 阿香的父亲是县直单位一名科级干部,母亲是县城重点中学一名教师,家庭条件比较殷实。
但是,诚实懂事的阿华并不自暴自弃,在照料好体弱多病母亲的同时,勤勉做人,勤奋好学,那一年,家住农村的阿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与家住县城的阿香成了高中的同班同学。凑巧阿香母亲又是他俩的班主任老师,她为阿华争取了助学金,解除了阿华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其实,早在前些年,阿香的父亲就是阿华家的扶贫联系对象了,先后牵头帮助阿华母亲解决了医疗救助,帮助阿华家庭解决了危房改造和日常生活帮扶等问题,为阿华家解决过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这年春节刚过,阿香父亲再次来到挂钩联系对象阿华家,了解阿华家近期生活情况,与阿华父亲进一步规划脱贫致富方案。针对阿华父亲吃苦耐劳,却没有一门手艺,靠做苦活挣钱养家,收入低下的状况,阿香父亲建议阿华父亲要么学一门挣钱的手艺,要么回来创办致富项目,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捷径。
经过再三考察斟酌,阿华父亲决定发展生猪饲养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阿香父亲主动帮助担保项目贷款,协助猪场筹建,经过紧张建设,两幢崭新的猪舍建成了;阿香父亲又主动协助联系优质苗猪,联络专业技术人员登门指导;有了资金、技术的支持,阿华父亲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不分昼夜,按照技术要求,精心呵护、饲养猪仔,还抽空照料爱人和家庭,生产、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拼搏苦干,阿华父亲生猪饲养顺风顺水,不仅还清了阿香父亲帮助担保的贷款,还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同时,由于他的精心照料,爱人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好转,成为他生产中的好帮手。阿香父亲对阿华家庭的深度扶持,让阿华父亲的生猪饲养一发不可收,不久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户,归还了给阿华母亲治病的债务,砌起了楼房,走上了致富之路。
阿香父亲通过扶贫帮富,与阿华父亲成了莫逆之交,在全县“扶贫攻坚行动”中被传为佳话,他因此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其先进事迹还登上了多家新闻媒体的“热搜榜”。
再说阿香父亲每次到阿华家扶贫,总是带上阿香前去体验农村生活,让她充分感受困难农民创业的艰辛和脱贫的不易,用现实中生动鲜活的教材,教育阿香珍惜生活,感恩时代,回馈社会。阿华家的点滴变化,阿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阿华全家人的醇厚朴实、以及阿华在家中不停忙碌的身影和在校品学兼优的品格,更让阿香肃然起敬。
转眼高中毕业了,阿华和阿香以几乎相等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同一所重点高校,又成为大学同学。4年的大学学习生涯,他俩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勉励,相互促进,俨然是一对相敬如宾、相濡以沬的恋人。
在毕业典礼上,阿香牵着阿华的手,当众向即将分别的同学们介绍了她在参与父亲“扶贫攻坚行动”中,结识的这位优秀青年勤奋好学、勤劳善良的感人故事,并向近年来多位追求她、或向她表达爱意的同窗男生表示由衷地歉意。在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中,阿华和阿香第一次敞开心扉,倾吐了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这真是:脱贫致富结硕果,有情佳人成眷属;不忘初心记使命,“扶贫攻坚”真英明。
作家简介:江苏省射阳县行政审批局董素印,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市级网站特约文学编辑,从事新闻宣传、党委秘书、新闻采编、党史研究、政务服务等工作三十多年,100多万字新闻、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级媒体采用,数十篇(档)作品获省委宣传部、新华报业集团和江苏省广电总台等单位表彰,编辑的《射阳新闻》曾连续五年受省广电总局表彰,获评首届鹤乡文化英才,入选《中华文化人才库》。
上一篇:台北归来,只问归期
下一篇:江云英散文《我找到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