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散文游记散文
沙井半日
发布时间:2019-05-29作者:来源:点击:
沙井半日
作者:邱振刚
中巴车在河边停下,我刚一跳出车门,就发觉正午的光线无遮无拦地倾泻下来。我伸出手掌遮挡阳光,望着眼前的景致,不由得一阵错愕。无人不知深圳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但是,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就在深圳市区内的沙井一带,竟然还有这样连绵成片,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般的古建筑群。其中最醒目的,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道石桥,桥的四周,错落环绕着高高低低,样式不一的古代楼舍。向导说,此桥名为永兴桥,始建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深圳唯一一座古桥梁。我走到桥边,只见桥的样式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条石铺成的三拱石桥,各种雕饰也零散稀少,比起各处更有名的桥,如赵州桥、卢沟桥,显得朴素得多。但是,和很多已经仅供欣赏的名桥不同,永兴桥仍不停有行人步行或者骑车穿过,只是不能过汽车。我走上桥,刚踏上最高点,远处高楼大厦那冷峻的线条和炫目的外墙反光猛然冲进视线,又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桥下有一湾水,名为茅洲河。因为是枯水期,不但水位不高,都看不出在流动。向导说,如果是在夏季,水位会涨高很多,半个桥洞都会埋在水下,桥南的水面还会形成一处大池塘,常有城里人下班后驱车来这里寻古纳凉,再吃顿客家饭晚餐才返回。
当地文献上说,永兴桥建好后,周边的几个村落,村人要办理大小事项,如采买物品,探亲访友,无不要从这桥上经过,再加上茅洲河的水运功能,物资客商在此处往来穿梭,时间久了,旁边的村子都因桥而得名,如新桥村,桥东村等。甚至,桥边在清中期就培育起一个颇有些名气的集市——清平古墟,也就是我们下车时看到的桥头古建筑群。这些一户连一户的古建筑,构造互不相同,说明当年各有各的功用。向导说,这个清平古墟,当年有杂货铺、粮仓、打铁铺子、糕饼店等各色店面,如今还因为保存得好,还时常有学美术的学生来写生。我下桥走进村子,只见这些商铺大多数是单开间的两层骑楼式建筑,青砖墙体,木板门面,用灰瓦覆盖房顶,看上去简朴而实用。粮仓就粗壮显眼多了,墙体由红砖垒成,顶是施工难度极大的穹隆顶。永兴桥南边五十米处,是当年本地最大的广平当铺旧址,这栋建筑约莫二十米高,比四周的房屋高出不少。它的造型四方敦实,墙平棱直,顶部也是平的,看上去异常坚固。这些老房子的屋顶,样式不一,高低不同,可远远一望,竟然在视野里勾勒出一道错落有致的曲线。
谈及沙井,蚝不可不说,因此当地的蚝文化博物馆变成了必经之地。沙井蚝早就名扬海外,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本地渔民利用瓦片、石头,摸索出最早的养蚝技艺,并逐步将之成熟完善,一直到了今天。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生食曰蠔白,腌之曰蛎黄,味皆美。”这寥寥短句,竟讲出了两种蚝的食用方法。问及当地盛产此物的原因,向导说沙井地处珠江口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特殊的水质给了蚝特殊的生长环境,也造就了它们清甜肥美的口感。
向导想必也是嗜蚝之人,一番关于沙井蚝的演讲,越说越热闹,篇幅颇不短,最后以一句“沙井蚝要等到每年冬至才上市,可惜你们早来了一个月”宣告结束。我和同行者瞠目叹气之余,只得转身进了蚝博物馆参观,聊以自慰。只见里面关于蚝的雕塑、壁画和各类工具一应俱全,有的蚝壳,已经留存上百年了,竟然足足有脸盆大小。尤其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林林总总各种养蚝、采蚝的工具,它们有的是木制,有的是藤编,其中几件,乍看起来像是农田里的犁铧,细细端详却发现并不一样。还有几件,更是感觉奇形怪状,过去轻轻握在掌心,手感怪异,我们这些外乡人根本无从推测是派何用场。等看了文字说明,知道这些物件有的是用于列蚝、搬蚝,有的是用于散蚝、开蚝,但是何为搬蚝散蚝,仍然一头雾水。不过,也由此可以推断,在过去的年代里凭一双手在海中养殖生蚝,的确是一桩苦差事。
走出博物馆,只见马路对面,夕阳慢慢地从一处小型祠堂的檐角上降下来,那照过古人的余晖,正淡然洒在街面上。那檐角似乎牵拉着我的思绪,让我思忖些什么。现代都市的气息早已在沙井渗透蔓延,和留存至今的历史风韵交织在一起,和谐得如同故友重逢,没有丝毫违和之感。这家博物馆的一条马路之隔,就是成排成片的现代化高层公寓。或许在摩天高楼上看来,这里只是一处黝黑的角落。可无论城市如何变迁,崛起过多少座高楼,惊现过多少桩传奇,这里的人依旧葆有着自己的古朴,品咂着自己的人生。此时,来自不远处大海的风轻轻掠过,凉意在襟间升起。我知道,这道拂过了沙井街面的风,还会拂过曾氏祠堂前枝叶连片的老树,拂过永兴桥下的水波,也拂过离人的思绪。
远处,连绵不绝的璀璨灯光中,深圳的繁华夜景如大幕般拉开,这座年轻的城市进入了她最美的时刻。我想,自己需要修正一下最初的印象,沙井不是被时光遗忘,而是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然对先人,对传统保留着一份珍视。在身后,博物馆的灯光已经熄灭,暮色更浓了。我踏上来时的中巴车,车辆只是一两个转弯,就彻底汇入城市中心地带的车流。这半日的时光,这不长的旅程,只够略略走过沙井斑驳的历史,却已经仿佛一根连接现代都市和昔日渔村的丝带,穿梭其中的滋味,让人沉醉,催人感怀。我相信,这里还值得下一次的盘桓。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8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