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散文游记散文
感叹年节
发布时间:2022-01-29作者:来源:点击:
文\王兰芳
日子真是快啊,转眼已是腊月二十四,新年旧年忙了一年也只剩五天就到了真正的年节了。距离大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大街小巷溢满了年的味道,但我内心却充满了感慨和莫名的忧伤,感慨年节的氛围让人疲惫,感慨时下日盛的冷漠和孤寂让我焦虑。
想想儿时,每到年节,首先盼望的是妈妈做的新袄新褂,虽都是粗糙的布衣,那个喜庆劲和满足感能让人感到整个世界的温暖。尤其是换上妈妈用爷爷奶奶穿破了的旧袜子为我们缝制成的“新袜子”时,整个小脚丫都会翘得高高的,那种满足和幸福真的是无以言表。因为整个冬天都穿着爷爷奶奶用羊毛捻成的毛线编制成的厚厚的羊毛袜子,虽然厚实,可生羊毛扎扎的感觉总让结满厚茧的小脚丫倍感“磨难”,每当想弃之不穿时,刺骨的寒冷就从脚底直逼心肺。无奈,还是将爷爷奶奶精心编制的毛袜套在满是愤慨的小脚丫上,剩下的只有对妈妈到了年节给“加工”的新袜子的期盼了。
可如今,孩子连缝了一点点的旧袜子都不穿,等发现你补的旧袜子时,不是在床沿下,就是在垃圾桶,更或者早已无影无踪,买双新袜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根本列不到过年的计划之中。而日新月异的新产品也让人目不暇接,色彩品质更是因价格的不同而截然不同,比如乔丹的袜子,一双几十元,当然价格也因质量不同而不同,最高的也到了五六十元,孩子在我面前叨叨过好几次,说是质量好且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班里好多同学都穿这个牌子。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了,难道穿一双几十元的袜子就身心健康了?可孩子不这么看,他的谬论一茬一茬的,本想把我们过去的往事给他拌拌,谁知一句“别老拿当年说事儿,都要那年月,还鼓励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脱贫致富?”再加一副嬉皮笑脸,噎得我准备好的“革命道理”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费是三元,妈妈把一篮子鸡蛋卖了才刚够我的学费,书包啥的都是妈妈用碎布缝制的。
到了过年,还有一件期盼已久的大礼是等待妈妈在冬闲时做好的书包。那时候,我的书包都是妈妈亲手制作。因为生活困顿,书包是不会用新布料,只能将家中闲置的一些碎布头、旧布片收集起来一针一线地缝制。不过妈妈的手很巧,花花绿绿的碎布经她的手一摆弄,竟然排列有序,层次分明,各占其位,各尽其能,花团锦簇。记得我书包上最漂亮的是一块有花的鹅黄色碎布独居“包心”,绽放的牵牛花色彩艳丽,在其他零零杂杂各色碎布的映衬下,我的新书包显得精巧可爱,璀璨夺目,令小朋友们羡慕不已。而我刚上学的作业本也更是引人注目,因为它是父亲用白纸裁剪装订而成的,也是父亲给我的新年礼物,待到开学时使用。记得刚入学时,字写得不规整,老师一再要求让买田字本,父亲无奈,就用铅笔给我在装订好的作业本上工整地画出了田字本的格格,我也极其懂事,照着书本上字的模样,一笔一画把字写在父亲为我“加工”的田字本上,字竟然也是工工整整,秀气大方。为此,刚上学不到一月就连续被老师表扬。当然,这样的好日子也没能持续很久,原因是父亲为我自制的作业本太“老土”,总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年少不懂事而又被小朋友多次取笑的我,最终哭倒在父亲的怀里。可现如今,孩子们的作业本也是翻陈出新,就封面也是各有千秋,价格迥然不同,平日里想买就买,无需等到过年。当然,现在过年时,也没有哪个家庭给孩子送个新作业本当作新年礼物的。只要孩子好好学习,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又何止块来毛钱的铅笔本本上?
是啊,看着现在孩子的年节,再回味我们生活的日子,真是翻天覆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那时候的我们,除了盼过年,也盼着母鸡一天能下十个蛋,因为上学的学费全凭母鸡下的蛋来积攒。
不管如何,思绪总会被现实抛弃。望望一脸不屑的孩子,看看华发斑白的父母和不惑之年的我们,再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门店商铺、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商务楼,装潢考究的宾馆、酒店、KTV、茶酒府,再想想铅笔、钢笔、毛笔被键盘替代,写字本被电脑屏幕替代,粗布衣裳被绫罗绸缎替代,冬天的寒冷被暖冬替代,自行车被各色汽车替代,因循守旧的思想被社会发展的成果替代。当然,简单却包含着浓浓亲情,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底蕴的年味也被丰富的物质生活替代。我常常在想,繁华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如何保持心灵的饱满?如何保持简单朴素的幸福?如何在传统的大年里传承延续了千年的年节文化?是不是可以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作者简介:王兰芳,女,汉族,生于70年代,公务员,笔名墨兰,从事乡镇、街道社区、机关党务工作多年,张掖市作协会员,业余喜欢写作,曾先后在张掖日报、市区电台发表过新闻、通讯稿件多篇,在《焉支山》《甘肃妇工》《甘泉》《三月》、视听甘州、西部文化频道、旅游文化网、人人文学网、今日头条、网易等发表过《依依不了情》《九寨沟游记》《残阳》《心梦》《大山的回应》《爱的边缘》《失地农民》《走进羊台山》《流动的沙坡坡》等小说、散文、游记等。2019年出版了散文集《墨兰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