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景区景点景区景点
大运河“水脊”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9-04-26作者:来源:点击:
|
||
随着文旅融合步伐的不断推进,拥有历史、文化、旅游“三合一”属性的考古遗址公园、“考古旅游”作为明显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新型旅游产品和业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山东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运河文化遗产中的闪亮节点,近年来通过在文物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文物逐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大运河上的“明珠” 大运河是众多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事件的直接发生地。山东运河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由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和元代开凿的济州河、会通河连接而成,北连京冀,南通江浙,运河所过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海拔38米,是整个京杭运河的制高点,号称大运河“水脊”。 提到大运河“水脊”,就不得不提及一位“汶上老人”。“永乐中,尚书宋礼寻胜国会通故道,英献计,导百余泉入汶……”《汶上县志》中的一个“寻”字,可以透露出宋礼和白英相遇的历史巧合。宋礼“虚心访计”,白英“感其延揽之诚,遂与之相形度势”成就了中国治水史上的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治水先治“脊”,千里大运河中,地势高的济宁是治理的重点,元朝在济宁建设了济宁枢纽,到了明代重新疏浚运河,地势已发生了改变,因为黄河淤沙,使大运河“水脊”从济宁北移至南旺附近。 为了解决大运河水源保证通航,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自此兴建。工程由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分水石拨、节制闸共同组成,戴村坝拦截汶河水进入小汶河西行进入大运河,通过分水石拨使水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集引水、分水、蓄水、排水于一体,是大运河沿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和水工技术的最高成就,确保了明清两代大运河连续500多年畅通无阻。 遗址记录古老文明 如今的南旺分水枢纽已经听不到汶水撞击河堤的汹涌波涛声。历史不复,记忆却永恒。如今,为了保护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当地在工程原址上建设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发掘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包括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运河北堤、白公祠、潘公祠、白大王庙等遗址,以及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等新配套设施。 “南旺分水枢纽是大运河上重要的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京杭大运河的复杂程度和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重要的科技文明。”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宋毅说,考古遗址公园的首要任务是文物保护,在此基础上让文物“讲好运河故事”则是另一重要课题。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汶上县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两处河道和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十里闸、寺前铺闸、徐建口斗门和邢通斗门7个遗产点均成功入选。 据介绍,公园内的大运河科技馆和水工模型,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以及南旺枢纽工程的科技含量,带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自然风貌与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 “申遗等工作是对前期工作的肯定和鼓舞,更是新开始。”宋毅表示,下一步会继续做好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发掘、研究、展陈工作,更好地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功能,吸引更多人了解历史、走近文物、感悟文化。 让文化遗产丰富人民生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文物保护和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提案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表示,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与国家公园体制相互补充的文化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体制。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郑文俊指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的开发能改变大众对以往考古遗址功能单一、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可以在保护第一的基础上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综合效益。 为了提升旅游品质,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了特色水体景观、完善了南旺小城镇旅游功能、逐步实施了南旺镇驻地仿古改造、恢复了运河古镇风貌,并建设了南旺枢纽博物馆。还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充分利用声、光、电、时空四维科技,全面展现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反映运河历史变迁,同时,通过发挥旅游功能,让文物走进人民的生活,让文化遗产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宋毅介绍,目前,南旺分水枢纽研学旅行线路已形成并与汶上文庙、宝相寺等周边传统研学线路串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考古”研学产品,热度持续升高。 “考古旅游活动对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发掘中国文化深层次内涵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山东省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会长杨岩表示:“这一旅游活动集合游览观光、学习求知、参与体验等,能够激发研学者的好奇心,真正实现研学旅行的自主学习。” |
上一篇:夜凉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