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木梳、披肩、帽子、手串成为多数景区的标配型“地方特产”,更有甚者,一块一模一样的丝帕,在杭州叫“杭绣”,去了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成了“蜀绣”,在河南又称“卞绣”……旅游纪念品以“同一张脸”出现在各地旅游景点,“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成为它们的尴尬标签。
网友调侃,有一种伤害叫“我给你带了点旅游纪念品”。不仅国内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难以真正体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在国外热门景点,也充斥着中国产的旅游纪念品,甚至不用出国,就能在网络上买到所谓“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纪念品大多在浙江义乌等地生产、加工、出货,以至于有人调侃,“义乌人民出去旅游一定没啥意思吧,毕竟纪念品都是从你们那拿货的。”
据统计,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旅游、购物、服务消费增量体质趋势明显,与之相比,旅游纪念品显然却没有跟上旅游市场繁荣的脚步,质量一般、价格虚高、毫无亮点,难以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门票经济”依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主要盈利模式,门票是众多景点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结果是很多景点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国庆前夕,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敦促重点国有景区“十一”前降价,但是一些景点口惠而实不至,暗中玩起了门票拆分游戏,明降暗升。相比而言,发达国家旅游购物占旅游收入的比例在60%至70%,而目前我国旅游购物的比重还不到40%。究其原因,不是游客不愿意消费,而是景区缺少吸引游客的有创意的好产品。
同时,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也源自于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的成本高、难度大,从理念到生产再到走向市场,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两年。如果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文化创意保护力度不够,一件凝聚着原创人员大量心血的产品被推出后,马上便被大量模仿、复制,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投入心血做原创了。这也是旅游纪念品同质化趋势严重的原因所在。
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带来多重积极效应。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深度开发其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旅游文创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拉近了游客与原本冰冷的历史文化的距离,释放了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也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告别旅游纪念品“大众脸”现象,既需要景区正视新形势下旅游业转型的挑战,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又需要文创产品研发、营销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断健全。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让其成为景区更亮眼的名片,不仅在于其将带来的文化、社会、经济效应,也是我国旅游业摆脱“门票经济”盈利模式,走向更有品质、更有文化内涵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然要求。
撰文/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