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总书记买走的图书竟然入不了读者集团的法眼
发布时间:2020-01-23作者:来源:点击:
总书记买走的图书竟然入不了读者集团的法眼
大漠红巾
曾几何时,甘肃在世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遥远边塞之地,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荒凉之地,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杀伐苦寒之地。甘肃,就这样顶着一方落后的帽子在西北泯然与众人矣!与富庶开放的沿海地区不能相比,与先进发达的东部地域不能相比,与杨柳依依吴侬软语的江南更不能比,甚至有段子在网络上流传,说南方人问一个甘肃人出行是骑马还是骑骆驼?里面讽刺调侃的意味十足,无疑是在为甘肃的落后嗤之以鼻。
可是,世人只知笑话甘肃的不足,却也难掩甘肃还有出众之处,那就是“一本书,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指的当然是《读者》这本誉满四海的杂志了,从1981年创刊至今,《读者》作为甘肃的文化名片走向世界,成为甘肃人的骄傲,更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品牌,和民族文化品牌。《读者》出自落后的甘肃是一个传奇,但它并不离奇,因为古老的文化沉淀和黄河母亲的滋润浇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甘肃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可以养育赋有文化气息的学者。作为一个积淀丰厚的地区,我们与三秦之地的陕西毗邻而居,理应与文化陕军有比肩的底气和信心。但是,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甘肃文化骨瘦嶙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遭到各方耻笑的同时,也在相关的文化领域和许多人的认知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总觉得甘肃文化也与甘肃经济同样落后、同样匮乏。
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或者是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读者》作为甘肃文化品牌的意义,一度时期《读者》引领国人文化思潮,曾是独占鳌头的存在。甘肃的经济落后无可辩驳,甘肃文化也受到了经济的牵连,人们一面喜爱这本甘肃人创办的杂志,一面又看不起甘肃的落后,连带着甘肃的文人学者的地位也尴尬万分,甘版图书除了《读者》以外,都不被有关方面和评论家们所推崇。因此,有许多甘肃籍的作家都纷纷走出去,在外省市谋求发展,一部分还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就。这真的是一个怪现象!同样的人,同样的作品,在甘肃是一堆狗屎,走出甘肃便得到认可开始吃香,让人情何以堪?难道真的是货不兴本地?
其实,关于这样的现象在甘肃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要稍稍留意,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上有不少抨击甘肃腐败的文章,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文化腐败……甘肃近年来陷入了“腐败门”不能自拔。也许正是这种大环境使然,让甘肃越来越落后,让甘肃的文化也受到了波及吧!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纸质图书日益衰败,曾经万丈光芒的《读者》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不得不开始多元化运营,以期保持图书市场昔日的战绩。饶是如此,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幻,电子媒体的冲击如何激烈,《读者》在大众的心目中依然有着独特的地位,有着图书业不可动摇的权威。因此,《读者》推出的图书榜单和举办的各类评奖,依旧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无形之中就具有了高出别人一头的优越感。
这本该是一件令作家和普通读者群体都欣然向往的事情,但似乎如今的《读者》有些做法颇令人费解,我们越来越看不懂这“一本书”了。就拿刚刚评选的“读者出版集团十佳好书”来说,被标榜为甘版图书样本的十部所谓“好书”,居然不乏名不见经传的一些。我们姑且不论这几本甘版图书的本身含金量如何,作为普通的读者,就想问一问这个评选活动的主办方《读者》集团,不被广大读者熟知和喜爱的作品是如何跻身“好书”榜的?相信官方的回复一定会说,是评委们评出来的吧!那问题就又来了,所谓的“评委们”到底有没有逐一认真阅读过这十部图书?评选它们的理由是什么,是不是也应该跟大众有个交代,而不是笼统含糊地在报纸上说些大话、唱些高调就当了事了呢?
《兰州晨报》用大篇幅报道了本次评选,说实话,看着报纸上那些“专家”“评委”空泛的论调,我们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样的论调依旧官僚气满满,空话、大话堂而皇之罗列其上,一片叫好呐喊仿佛让我们感觉回到了全民学大寨时期;而陌生之处则在于“十佳好书”的亮相,让我们这些纸质图书的忠实读者,以及《读者》的粉丝们都觉得不能理解,难道我们竟然孤陋寡闻到了这种境地,连“十佳好书”名头包装的金光闪闪的这些书都鲜有人知?
所以,第一时间奔赴书店去找好书。颇为幸运的是,在书店里还真的找到了一两本,其中一部就是“十佳好书”榜单里面的《筑梦八步沙》。因为“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的宣传,令这个英雄群体在甘肃家喻户晓,受其影响第一时间关注了这本书,并且欣欣然打算买回家慢慢阅读。可是,这一阅读不禁使人大失所望。同样是《读者》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图书,由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玉福创作的长篇小说《八步沙》,比起这本纪实性册子《筑梦八步沙》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据调查,敦煌文艺出版社弄虚做假,《筑梦八步沙》印刷了区区3000册,却欺骗省委宣传部、中宣部和茅奖评委会,在版权页上打上首印3万册的数量,好在国家级评委明察秋毫,没有评上这个小册子)。试问,就这样一个东西,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博得那么多资源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内幕不敢想象。
而更难理解的是,二十二万字的长篇小说《八步沙》连续入围2019年七月份全国文学好书榜第五位,和2019年年度十大好书排行榜第九位,八月份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读者》集团时还特意买走了这部作品。同时,根据长篇小说《八步沙》改编的电影剧本《八步沙》不但进入了中宣部电影中心2020年十部电影第一名,还获得了“中国优秀电影剧本奖”、入围中国电影文学十大扶持项目,并且登上了中国作家杂志头条。就是这样一部连习总书记都看好的长篇小说,居然进不了读者集团的法眼,竟然没有获得“评委”们的青睐,反而让一本乏善可陈的区区十万字的小册子取代了,当真可叹!
此次评选依据我们并不清楚,但既然《读者》集团敢于标榜,就应该向读者披露一下推荐的理由,以及评选的初衷和目的。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一种为评选公开、公平原则的负责行为,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圈自点。或者,《读者》集团早就不在乎广大读者的意愿了吧?他们的评选只是出于运营和经济效益,还有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情由,才能够不顾读者的口碑和意见,没有经过调研和数据采集就胡乱拿出这么个东西来糊弄大家。
任人唯亲,大搞一言堂,这是甘肃诸多腐败里面存在的一致问题,延伸到文化领域的体现更是如此。真正受欢迎的图书得不到重视和推广,而仅靠“评委”选出来的东西却堂而皇之登上了头条,以此带偏读者的思维和欣赏能力,真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对我们智商的侮辱,还是主办方和那些闭门造车官僚腐败的“评委”们对自己智商的侮辱?沐猴而冠贻笑大方,难怪甘肃文学走不出去,处处受人笑话!一个从内里腐烂的鸡蛋,任凭外表再是光华细致,也难以抵挡它终有一日彻底破裂后的恶臭。甘肃文学如果一直以这样的形式搞下去,曾经温情知性的《读者》,代表一代人美好记忆的辉煌杂志,变得面目可憎还则罢了,终将遭到众人嫌恶遗弃的那一天也将离此不远了,委实堪忧啊!
读者集团如果真的已经丧失了甄别好作品的能力,那像这样的评选不搞也罢;所谓的“评委”如果不能慧眼识珠,只会千篇一律的摇旗呐喊,那就难免受到抨击和问责。前段时间曾闹得沸沸扬扬的“老皇皇体”事件,让国人耻笑不休,这次读者集团弄出的这个笑话,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也令文学更添笑柄,这是文化界的耻辱,更是毫无节操的运作。甘肃振兴,离不开甘肃文学的崛起,希望《读者》秉持优良传统,不要再愚弄大众,推选出真正的好作品,让“一本书”屹立不倒,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军嫂品牌23天拥军市集完美收官
下一篇: 2020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山东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