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11-25作者:来源:点击:
读史鉴今传文脉 通古贯今启未来
一一《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
读史使人明智。在千年变局之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观照历史,以启未来?2019年11月23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小雪翌日,《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荣誉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著名作家、海淀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王贤根,海淀作协监事长魏淑文,北京大学哲学系乾元国学教材研发部部长李敏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教育讲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中心研究员寇方墀,历史作家安鲁东,作家郝敬堂、郭宗忠、赵国培、董海霞、梁利萍,海淀作协秘书长王威,海淀作协副秘书长王海滨、王博生、曾金胜,海淀作协部分会员及读者代表等30余人出席会议。海淀作协副主席、曹雪芹纪念馆原副馆长李明新主持会议。
《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现场
作者路凌霄在致辞发言中表示,《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汇集了他近五年来在历史学领域的研究心得,首次相对完整地展现了其早期的历史观,期望帮助读者以现代的书写方式和阅读习惯了解久远的民族历史,拉近读者与史书的距离、拉近了古人与今人心灵的距离。希望更多的人以这部书为桥梁和阶梯,更为广泛和深入地阅读历史文献,引起更多的读者对民族历史和经典的关注、阅读与传承。
路凌霄提出,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探求前人前事的当代价值。本书除了阐述必要的历史事件、学术观点之外,在主观描写方面存在大量的留白或仅仅数笔的勾勒。这既是对春秋笔法的追慕,同时也是为读者鉴史知来、观史悟世提供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他还分享了自己关于历史写作的看法,无论历史研究还是文学创作,其本质都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生命、思考生命的人。托尔斯泰曾说:“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他时常以此警示自己。“我知道我无法拒绝和阻止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最终到来,亦无法避免陷入托尔斯泰所说的文学堕落中,但在它们到来之前,我希望将自己灵魂中的纯粹与率真,保持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海淀区作协秘书长王威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今年海淀作协组织的第三场会员作品研讨会。希望延续作协一贯的研讨风格,成绩、优点概括说,多提建设性意见。
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就《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一书展开了深入的评析与研讨。
历史作家安鲁东表示,历史研究有五大障碍:语言、地理、名物制度、文化、传统习俗障碍。如何突破,需要专业历史作家把历史通俗化、打通,把生米煮成熟饭。《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一书,正是很好的探索与尝试。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中心研究员寇方墀表示,作者24岁能写出如此作品,可见能坐得住冷板凳。历史难把握,年号、地理等都需严格考证。文学则需要虚构、想象力构建瑰丽世界。本书为历史、文学爱好者打开了一个窗口,善莫大焉。
北京大学哲学系乾元国学教材研发部部长李敏正表示,“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从何而来,归根为对孕育中国文化的这片土地的认同,源于文化自信。读历史、读古人是为了当下。此书迈出了一步,让历史不再枯燥,值得赞赏。
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荣誉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年届八旬,依然精神矍铄。他表示,后生可畏。本书把遥远的历史从史学家笔下拉到了我们眼前,用自己的解读精彩生动地落在读者心里。
著名作家、海淀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协会理事王贤根表示,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历史由此之于我们更弥足珍贵。本书有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记述,对历史的体察和现实的观念结合。希望作者再接再励,就历史题材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对历史、文学进一步追究、探寻。
海淀作协监事长魏淑文表示,此书作者以自身的思考观照历史,以其年青而对历史写作的执着,值得肯定。
郝敬堂对作家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真正的作家以写作寻找价值感、存在感,应该是对历史、对文学、对后人负责的人。
郭宗忠则提出,本书作者探索在历史及历史事件中对当下、未来的启示和价值,体现了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董海霞表示,当一般人在这个年龄有的还在玩、发抖音的状态,作者能沉下心创作,读历史、写历史,殊为不易。希望历史为更多人所知,更广泛地进校园。
梁莉萍从史实表述、语法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提出历史的真实与考据,对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今日科苑》杂志主编陈家忠表示,本书有两大亮点:一是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书中《千古绝唱孟姜女》《姜太公在此》《千秋史诗司马迁》《千古名相狄仁杰》等篇章都可以看出作者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作者用亦庄亦谐的文字去叙述和评价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历史人物,规避了历史书的拘谨和古板,路凌霄的书,可以说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历史小品文组成的,读来相当轻松,试图“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二是在讲述历史人物时候,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建议增设导读等形式。希望作者戒骄戒躁,在文史类题材创作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海淀作协副秘书长曾金胜表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寒若此,正是读史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新时代,如何观照历史,观照哪些历史,以古鉴今,是重要的时代课题。本书用散文笔法,传史家新唱,从浩如烟海、卷帙浩繁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了若干历史截面,主线清晰,选题别致。新一代历史作家,当以司马迁为镜,向老一辈作家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出自己的新面目。
学术交流会气氛热烈,与会嘉宾本着“切实助益作者、相互提升创作水平、促进文学交流"的原则,知无不言、真诚挑刺、畅所欲言,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嘉宾合影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故史新谈:一世繁华几经流年》由二十六篇历史散文组成。分为四个单元:齐楚今昔、秦晋旧事、唐宋僧俗、讲座拾遗。其中,“齐楚今昔”由四篇历史散文构成。主体讲述齐楚大地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历史中姜子牙兴周灭纣、建国齐地的历史过程;“史圣”司马迁编写《史记》前后的掌故、事件等。“秦晋旧事"由七篇历史散文构成。主体讲述秦国和晋国,及后来由晋国分裂而出的韩赵魏三国的历史历程。“唐宋僧俗"由十三篇历史散文构成。主体讲述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过程;宋朝仁宗时期著名清官包拯的人生历程及所经历的真实事件和贡献;等等。为读者穿越时空隧道、拨开层层藩篱、探寻历史真相、进而阅读原典,架设了桥梁。(文/曾金胜 图/王博生)
编辑: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