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墨兰馨语》序 阳光照耀心灵
发布时间:2021-12-26作者:来源:点击:
《墨兰馨语》序
阳光照耀心灵
赵武明
此刻,正午。阳光炽烈。
世界依然喧嚣,只求独守和开拓内心的净地——文字。它是上苍赐予众生的眼睛,总能在尘世中窥得般若、澄澈和慈悲,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
文学的力量在于责任和美,总能在瞬间撕破阴霾、厚重的天空。凡世界美事皆为“好”。存在是书写的主旨。存在,就是生存和生命,含有当下的事实和心灵事实,更是作者的感受和体验。具体而言就是痛和爱。痛,就要痛彻心扉,就像有种冷贴在发烫的额头上,让你警醒、沉思,继而又变成发红的烙铁,把心烙得疼痛而焦灼。这种痛,穿骨而来!这是一种良知。有时,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爱,就是无处不在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它们会使文字呈现出深情和深沉。这是作者光明坚挺着的人格,有了这种人格支撑,文字和灵魂会呈现少有的高度、厚度与温度。心怀大爱和痛楚的作者,是冷静和悲悯的,他们的写作是有尺度的,目光会透过个人的浅吟或闲愁,把热忱和热血投向苍茫大地及尘世间的暖。这样的文字前提是真心、真实和真诚,要目不旁视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要在至爱和至痛的细节中能够触摸世界,敏锐地发现真实和真理。真实,最有力量,它是文字和一切事物的根基。
记录或者行走,在沉思中顿悟。其实,离开心灵的写作犹如戈壁的风。写作除了对语言文字的打磨和淘洗,还要有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充盈。生活是当下事件的总和,在庞杂和紊乱中保持着自身的秩序。我们从堆积的现场很难找到生活的核心,也难以在它的运转中稍作停留,正是这些构成了生活新的本质和魅力。非理性可能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湿润的部分,文学创作应该有揭示和呈现它的力量。
翻阅王兰芳的书稿,与其说是对文字的苛刻挑剔,不如说对生命歌唱的聆听。在慌措中,她固守在时光里,坚持梦想,等待着静美绽放的馨香。就这样坚持下来,就这样在时光中写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本应是扎心或者是欣喜的,但她却冷静得让人喟叹。任由阳光照耀,心灵得以涤荡,正因如此,更显张力。
温情的文字清明俊朗,柔美绵长。王兰芳的怀想和记忆,一声声叹息和追问,如一个女子在夜间的饮泣,不石破天惊,却又有带血的泪痕。犹如丝帛裂断,又如石灰燃尽。细腻柔弱而坚韧。她的文字在细腻中显绵长,柔美中显铿锵,明快中显忧郁,明媚而深邃,清澈而隐忧,她的写作撷取了平常人日常事中那些富有灵性和价值的素材,进行筛选、剪辑、加工、提炼,实现更丰富、灵活、完美的思想闪耀。寻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种发疯,王兰芳的文字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芒。
如果不能任由芳华流淌,那就反思以应。微笑着,面对阳光,折断思想的翅膀,在手指的游离中,滑落坚持的方向。在繁华中留有一份沉静,方能走着走着不会停歇脚步。心中有方向,才会走下去,坚持着向前,坚守着真心。
王兰芳用坚韧和坚忍的思想,用“骨头”书写,让意象在时间的隧道中奔驰,没有时间的延续性,就无所谓生命力。其笔下的人和事,大多就在身边。情真意切,让人读后难以掩卷。她的写作是循着“人性”宕开的,不论是在心语风铃、烛窗浅吟、岁月留痕还是亲情缱绻、五味杂陈中,毫不掩饰心灵的苍凉和思绪的紊乱,写出了自己纯洁的灵性和率真的秉性。
创作是一种自我意识和精神高度的追求,更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允许每一个人发挥自我创造的天性,允许一切自由的想象。散文的语言有浑然天成的柔美和直抵心灵的纯真,不妖冶,不粉饰,不故作姿态,就像旷野里的一棵树,静寂生存,兀自繁华,把根扎向思想的深处,用杆撑起四季的风景。写作,是一切美丽的际遇。它也许会在匆忙生活里的某个瞬间,闯入你拥挤的心脏,开一扇小窗,让你看到一束阳光,半寸明媚,叫你驻足,叫你再也不会步履匆匆,让你邂逅喜悦、悲情、时间、记忆……
时光是最好的馈赠。王兰芳用她的灵性之光,为寸草春晖的情感讴歌,为生活底层的人们呐喊,为旅途中的风景抒怀,没有矫揉造作。本真的书写,守候心灵深处最真挚的爱和感动,只把文字幻化成笔端的蝶,羽翼缤纷。
在同样的天空下,一样击缶,一样唱和,一样引吭,笔墨飞花。多年来,有些事像是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也进不去。时光驯服一切,与往事之间像回声,再怎么千回百转,终究消失在山谷。至此,生命的春夏大约渐入尾声,秋天已经来临,黄叶凋零。人生何尝不是?王兰芳用文字留驻了时光,虽然文字略显稚嫩、简洁抑或苍白,但是表达的是空明静谧甚至是灵魂的叩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一贯认为,不同的作家,创作手法虽有不同,但表达的基本上是精神的皈依,如何去创作,第一感觉首先要打动自己,必须保持骨子里的清澈力量,走心的文字才是值得真正留恋的。
坚守是一种希冀,真实的文字是一种心灵呢喃,折射着思想的痕迹。好的文字往往流淌在心间,让人感受一颗石子落入潋滟水中泛起涟漪的心动。感怀之余又有向上的情愫,于平淡中磨砺出文字的灵性,在有温度的文字中慰藉灵魂,在精神的高地俯首或仰望!
烧水为沐,煮米为食,裁布为衣,整榻而憩,这就是我张罗的事。而您呢?打开一本书,在温暖的阳光中,以此为归!甚好!在汉语的草图里发出似有似无的声音,静妥不安的灵魂。
是为序。
戊戌年秋月于黄河之滨
(赵武明,青年作家、评论家、纪录片总撰稿。在多家报纸杂志网站开设专栏。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万字,曾获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担任国内多项文学大赛评委。唯美散文作家代表。出版散文集、评论集等,部分作品入选各种文集,被设计成初高中生阅读试题。)
上一篇: 践行初心使命 勇于服务担当——记石桥子镇罗永春工作事迹
下一篇:女劳模和她的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