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手捧东方奇茗——读《东方风土传奇》札记
发布时间:2021-11-29作者:来源:点击:
手捧东方奇茗
——读《东方风土传奇》札记
聂四海
在阅读易文鑫编著的《东方风土传奇》(以下简称《传奇》)之前,我首先注意到:中央党校教授、公共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李万峰对该书所做的题跋“作者以亲身之体验,捻一指茶卷儿,究天地风土,探古今技法,释岩茶之密码,传东方之馨香,值得雅士与茶共品鉴”,如此评价和指称,足以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
武夷岩茶发源于商周,种植于两汉,经传于南朝,兴盛于唐代,辉煌于宋代,创制于明清,式微于民国,复兴于当代。它曾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作为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一直扮演着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角色。“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充分体现了武夷岩茶的奇妙。
随着“一带一路”、“茶叙外交”的推出,“喝茶”已经遍及全球。易文鑫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茶文化的研究者,她有着赤诚的追求,亲临茶源地,积极探寻茶的核心产区,用心钻研茶知识,为我们编纂了《传奇》这一弥足珍贵的文献。
《传奇》围绕东经118°的武夷山岩茶的生长为经、北纬30°的茶人茶艺为纬,展开了对岩茶及其茶文化的深入探究。全书分为岩茶课堂、制茶周记和山场地图三部分,它重新塑造了千年时空中已被充分想象过的岩茶的种植和采摘,打开了曾被遮蔽的岩茶制作和品鉴的历史面相。翻开《传奇》,犹如手捧东方奇茗,那岩骨花香所氤氲的芬芳,不断在心间萦绕。
《传奇》作为若可东方的品牌背书,编著易文鑫从武夷山的地貌、土壤、海拔、水系、生态等因素对岩茶生长的影响到喊山、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焙的岩茶制作工艺;从春日的山场初启到满目秋色的山河;从“武夷占尽人间美”的赞叹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慨,步履匆匆,笔墨在时空里来回跳荡,视点不断伸展、凝缩。
“武夷多山,一座座黝黑的山峰,隔着一条崇阳溪,在城区的人间烟火旁拔地而起。原本极尽粗粝的丹霞岩体,浸润在山间溪涧和雨雾里,生出叠叠青苔、野草、灌木、茶园,将粗犷与清秀结合得格外完美。” 这样的描写极具原生性,总是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泥土深处的清新扑面而来。
“茶农们站在喊山台旁,双手举至嘴边,面向茶山齐声高喊三遍‘采茶喽’!‘茶丰收喽’!此起彼伏的喊山声,回荡在山涧溪流,层层茶园之间,标志着武夷岩茶正式准备开采,这是人们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感恩和祈祷茶叶丰收的美好愿望。” 茶农的激情在遍野燃烧,他们即将赶赴一个伟大而神秘的约会:在阵阵吆喊声中经年传承的历史文化活动,历经百年岁月长河洗涤,变化的是根据具体气象而调整的喊山日期;不变的是武夷人对岩茶永怀的敬意。
“武夷人的早晨,通常是伴着一盏岩茶茶汤的入喉开始。汤面浮起的腾腾热气于晨曦中氤氲,开启了能用味蕾体验到的美好一天。” 武夷人忘记了大地上满目都在的荒凉,因为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美食。茶的出现,让武夷人的生活不再寂寞简单。
“采摘好的茶青往往在萎凋完备后,于深夜才得以开始炒青、揉捻。凌晨一两点,星星在漆黑夜空中垂挂着发亮,老师们开始进行小部分手工制茶。” 作者从武夷人日常的凡俗生活出发,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生活的细腻场景,折射了世世代代居住在武夷山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浓缩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沧桑。作者直面生存的艰辛、疼痛和温暖,虔诚地表达了对乡村世界的深切感知。
“我想,陈老师亦是如此,在优良家教的熏陶之下,他谦和少语,却总是在对茶待人时,用真诚善良的态度感染着我们。我们相信,陈家历经百年的六代传承,给我们展现的,绝不仅是独特的非遗制茶手艺,更是融于茶中的高尚人文情怀。”书中塑造的人物不多,但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各具个性,真实可信。同时,可以看出作者试图还原生活真相的那种质朴和努力。
全书辅之以数百幅高清图表,重新复活了那些远去的时光背影,为我们开启了武夷岩茶的历史与文化通道。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画卷。我以为《传奇》既是一部图与文、历史史实与文学抒情相结合,又是一部历史回叙和现场感并重的散文佳作;既是个人对茶文化的理解,对茶文明集体记忆的呼应,又是对两千年的茶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呼唤,这是《传奇》的特殊魅力。
茶是一个载体,茶是一种文化,因为生活真的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山涧里的溪流与生态,还有茶汤里的岩骨与花香。如果说小小的一片东方树叶,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生活美学,那么武夷岩茶则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物。它对于当代社会,它对于我们所有人亦或作家,都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追求。
《传奇》的美学姿态是温和的、质朴的、清澈的。那些从容的文字、深情的叙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不可多得的潺潺清泉和迷人的风景。让我们在静美而空灵的武夷山上,手捧东方奇茗于天地间,尽情绽放那无限的喜悦,仰视一叶碧绿在风中摇曳时所刻画的奇山秀水,为每一缕茶在沸水中的翻转沉浮而欣然动容。在《传奇》的文字里去体验、感受和探寻心灵的回归。
上一篇:教育教学交流,开启合作发展新模式